近年来,河南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步伐令人瞩目。就在大家还在为市区堵车发愁时,一项重量级工程正悄然推进——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的黄河特大桥即将迎来全线贯通。作为“13445工程”的重头戏,这座桥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代表,更承载着中原地区交通升级、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希望。
采访工地负责人李师傅,他一边指挥施工一边说:“这次用上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FM-16),总共22万吨,还是国内第一次这么大规模铺到水泥混凝土桥面上。”工人们分两批次作业,每一步都严格把控质量。据介绍,到8月底,中面层就能全部铺完;紧接着,上面层SMA-13细粒式沥青也会跟进。“我们争取九月底前完成主体,让大家早日走上新路!”李师傅笑着补充。
值得关注的是,这座主桥采用无纵筋钢混组合结构,大部分构件都是工厂预制再运到现场拼装,有效减少了噪音和扬尘污染,还提升了效率。更让人惊喜的是,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斜拉索内置光纤,可以实时监测索力状态,相当于给大桥装了一双“智慧眼”,保障安全运行不打折扣。这些黑科技加持下,今年3月顺利完成3.4公里钢梁顶推,一举刷新全国最长连续顶推纪录。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目前全线钢护栏已进入收尾阶段,高强度防撞设计让司机朋友吃下定心丸。收费站、服务区等房建项目主体已经竣工,照明与监控系统正在调试中。不仅如此,道路两侧同步进行生态绿化,将种植乔木和灌木超10万株,为未来打造出一道宜人的绿色长廊。“以后开车过黄河,不仅快,还能赏景!”附近村民王阿姨憧憬道。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全长21.655公里,是双向八车道的大动脉,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其中黄河特大桥占据15.223公里,用钢量相当于5个多鸟巢体育馆!预计2025年底正式通车后,每天可分流货运车辆1.2万辆以上,有效缓解北部交通压力。同时,它将串联起新乡、郑州等地,对接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专家分析认为,此举不仅完善了郑州市第二绕城高速网络,也填补了北部跨黄河通道的空白,对推动沿黄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说以前过江要排长龙,如今则有望畅行无阻。这背后,是数千名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坚守,也是现代工程技术与生态理念的深度融合。一位参与项目管理的小张坦言:“每个人都盼着这条路早点修好,不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更是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这样一条集速度、安全与生态于一体的新通道,会不会彻底改变咱们出行和生活方式?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GC热点大赛#
便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