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和落地一批全球顶尖创新团队和优质技术创新项目,浙江举办了一场全球性的赛事,并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7月22日,以“全球创新浙里赋能”为主题的首届全球技术创新大赛在杭州正式启动。银柿财经从现场获悉,本次大赛是浙江首次举办的高水平、高标准、国际化技术创新赛事,旨在打响“全球创新、浙江转化”品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本届大赛主要面向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及成立5年内的初创企业,设置了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AI+眼健康、航空航天4个专题赛道,赛事分别由杭州高新区、杭州市萧山区、温州市龙湾区、诸暨市承办。
首届全球技术创新大赛启动仪式现场
据了解,此次大赛的主办单位为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专题赛道的地区本身已经具备相关产业链的基础,形成了产业集聚群,而且还有部分龙头企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劳俊华介绍,通过吸引海内外创新团队参赛,也能够进一步赋能地方产业发展。
以人形机器人专题赛道为例。杭州高新区(滨江)是全国首批国际级高新区、浙江省首个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杭州“六小龙”之一宇树科技便落户于这一地区。此次赛事由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政府主办,目标是搭建起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的研发、转化和应用。
活动现场,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熊蓉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专题赛道赛题,分别是人形机器人自主探索应用场景、自主作业场景和自主交互关键技术的技术创新设置。从具体内容来看,赛题有涉及到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真实环境中的自主探索任务。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熊蓉
“作为评委,我会更看重技术的创新性能不能给产业带来变革性、颠覆性的变化,推动产业的发展。”熊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人形机器人研发、软件开发比较依赖于专家对场景任务的理解,这种情况下机器人的智能性受限,“希望通过比赛带动技术和产业的交流,人形机器人能够达到通用的作业形态,支撑产业的发展。”
最受参会观众关注的还是大赛奖金。不同专题赛设置了若干奖项。像人形机器人专题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和1万元项目奖金。参赛选手还可以享受参赛补贴,专题赛组委会将为前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参加创业实训营、总决赛的项目提供往返交通补贴、免费食宿、免费使用杭州萧山机场高层次人才贵宾厅等。
而一旦项目得到落地,参赛的创新团队能够获得的政策支持更为优渥。
首届全球技术创新大赛官网显示,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5050计划”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的实施意见》文件,对入选项目参照区“5050政策”给予最高2000万元政策扶持,包括创业启动资助、研发经费补助、融资奖励、办公场所租金补贴、“5050”人才基金等等。
银柿财经还注意到,本届大赛还建立了金融支持政策体系。“金融是‘浙里赋能’的活水和养分。”财通证券(601108)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启诚在现场介绍,财通证券为全球技术创新大赛优质项目提供了“三资九惠”金融支持政策。比如,设立未来产业基金联盟,财通证券构建覆盖四大赛区百亿基金矩阵,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重点投资参赛的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股权投资服务。
本次启动仪式现场,还成立了浙江省未来产业专业委员会暨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本次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包含来自高校、企业和投资界的重量级专家188名,其中院士18名,由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领衔担任主任,充分保障大赛的专业性、前瞻性和公平性。
本届大赛预计持续4个月左右,按照“你负责扎根梦想,我负责浇灌培养”的理念,计划构建“项目指导-政策赋能-金融支持-产业承接”全方位孵化培育生态。
便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